家政服务业亟待规范
時間:2011-08-22 來源:廈門戰友情家政
近年來,隨著人們生活節奏日漸加快,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專門請人做衛生保潔、照顧老人、看護小孩等工作。與之相應的是,在家政市場上,家政服務員供不應求,家政公司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角色。俗話說,“蘿卜快了不洗泥”。有的家政公司不在工商部門注冊,是“見人就騙、賺錢就干、出事就跑”的“黑中介”;有的雖然是持證經營,但也存在不具備培訓資質、收費不合理等問題。家政服務員多是來自農村的富余勞動力,文化水平相對較低,綜合素質有待提高,容易出現違反合同、不講誠信等情況,有時甚至會有違法行為。凡此種種,直接影響家政服務業的健康發展。
規范家政服務業,有關部門務必強化該行業的準入審核和監督管理。整肅家政市場秩序應從源頭上把關,讓信譽度高、群眾口碑好的家政公司做大做優做強,使企圖渾水摸魚者無處藏身。為此,各有關部門應從兩方面著手:一方面,嚴格執行行業準入制度,對家政公司的資質進行審核;另一方面,按照自身職責加強監督管理,促使經營者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,確保家政市場穩定健康有序地運行。
規范家政服務業,家政公司務必完善崗前培訓體系和機制。家政服務員一般要與服務對象“零距離”接觸,但由于其與雇主在思想認識、生活習慣、行為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差異,雙方難免會產生分歧。為減少這類問題發生,家政公司應積極創造條件,提高成員的綜合素質。不僅要加強對家政服務員業務技能的培訓,還應讓其接受諸如意志品質、角色定位、安全知識、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教育,使其提高自信心和適應能力,養成誠實守信、遵紀守法的好習慣,更好地為雇主家庭服務。
規范家政服務業,雇主務必端正態度、提高認識,理解并支持家政服務員的工作。目前,有些雇主認為家政服務就是伺候人,是“下等人”才做的事。這種錯誤認識導致兩者之間難以溝通和交流,不僅不利于提高家政服務質量,還會造成諸多矛盾和隱患。因此,作為雇主,應樹立人人平等的觀念,給予家政服務員以人文關懷,為其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,“將心比心、以心換心”,從而贏得人心,使兩者關系長久和諧。
家政服務業事關民生改善,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,規范行業行為、提升服務水平意義重大。社會各界應積極參與,齊心協力,共同營造健康、有序、公平的市場環境,將其打造成為造福于人民的“朝陽行業”。